词条 | 郑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郑众分类:【传统文化】 东汉经学家。字仲师。河南开封人。少从父兴受《左氏春秋》,为学专心致力,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知名当世。明帝永平(58―75)初,以明经给事中,迁越骑司马。奉使匈奴,持节不辱。后拜中郎将,使护西域,迁武威太守,左冯(píng凭)翊。章帝建初六年(81),为大司农,因称“郑司农”,以别于当时宦官郑众。与其父郑兴合称“先郑”,以别于郑玄(玄称“后郑”)。受诏作《春秋删》19篇,另传《周官经》,均佚。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郑司农(众)解诂》6卷,《郑众春秋牒例章句》1卷。 东汉宦官。字季产,南阳?县(今河南鲁山)人。为人谨敏,有心机。明帝永平中,初给事太子家。章帝即位,拜小黄门,迁中常侍。和帝初,加位 盾令。时窦太后秉政,太后弟大将军窦宪专权,朝臣上下莫不附之,而他独不附窦氏,一心事帝,得和帝亲信。永元四年(92),窦宪兄弟因图谋篡弑,他首谋诛灭外戚窦氏。及宪自杀,他以功任大长秋,常与和帝议论政事。永元十四年(102),封帻乡侯。是为东汉宦官参政之始。其传见《后汉书?宦者列传》。 东汉宦官。字季产,南阳? (今河南鲁山) 人。众为人机敏有心计。东汉明帝时初供事太子家。肃宗即位,拜小黄门,迁中常侍。和帝初加位戕盾令。其时窦太后临朝称制,太后兄大将军窦宪专政,宪弟笃、景等皆官居要职,窃弄权威,朝臣上下莫不依附窦氏。而郑众独不事豪强,心向王室,深为和帝亲信。永元四年 (后92),窦宪兄弟图谋不轨,众遂为首定计除之。首先下诏收捕窦宪党羽,然后使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遣其就国自杀。于是和帝亲政,郑众以功迁大长秋。每次策勋颁赏,他皆辞多受少。由是常参与朝廷议事。东汉宦官参政,自郑众开始。永元十四年,帝因众劳苦功高,封帻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永初元年(107) 由邓皇后增封三百户,元初元年 (114) 死,养子郑闳嗣。 东汉经学家。字仲师。河南开封(今属河南)人。经学界素称“先郑”,以与“后郑”(郑玄)相别。曾任大司农,故又称郑司农,以与宦官郑众相别。年十二,从父郑兴受《左氏春秋》,致力于学,明《三统历》,兼通《易》、《诗》。作《春秋难记条例》。受章帝诏作《春秋删》19卷。著作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郑司农解诂》六卷、《郑众春秋牒例章句》一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