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冬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京冬菜日照名特酱菜。用当地产的大白菜焖制而成。始创于清咸丰年间。装在坛中,可保存3年。它既能作平日餐桌上的小菜,又可当鱼汤、蛋汤的佐料。生呛梭子蟹 京冬菜一种用大白菜加工的半干态盐渍品。北京、天津一带,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将大白菜去老叶后切成宽约1 cm的方形或菱形小片,铺席晾晒至半干,每100 kg鲜菜可得12~20 kg菜坯,每100 kg菜坯加食盐12 kg充分搓揉后装坛,层层压紧,面上再撒一薄层盐,坛口用干净泥浆封严,2~3天后取出,每100 kg腌菜坯拌10~20 kg蒜泥,再装入坛内,密封坛口,置室内至翌年春季即可成熟食用。加入蒜泥者称荤冬菜,未加者称素冬菜;春季3~4月间腌制的称春菜。 京冬菜产于日照。清代中叶,由涛雒镇一家名叫“惠通园”的酱园所创制,有200多年历史。它以大白菜菜心为主要原料,配以绍酒、盐、酱油、花椒等佐料,经复杂工艺闷制而成。颜色棕黄,条丝蓬松细匀,质地嫩软,香气清幽,味道醇厚,并能常年贮存。具有调胃消食,顺气润肺,活血舒筋等功效,是佐餐佳品和烹制其他菜肴的极好调料。清末为皇宫贡品。20世纪50年代前,即享誉上海等国内许多大商埠,并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1936年在青岛展览会上获金质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