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酱制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酱制品分类:【中国民俗】 安徽全省均有腌制副食品的习惯,但南北两地腌制的品种不相同。皖北地区腌制鸭(鸡)蛋及少量的蔬菜(雪里蕻)。其中,太和腌的香椿终年不腐,可四季食用。皖中、皖南地区的居民,冬季有腌制蔬菜、肉、禽、鱼的习惯。每年腊月,家家杀猪,户户腌肉,踩“盐渍菜”,吃至次年春。腌制的蔬菜有芥菜、白菜、萝卜、辣椒等;腌制的肉、禽、鱼有猪腿、鸡、鸭、鱼、风鸡、风鱼、香肠。 淮北地区居民有自制酱的习惯,一般在夏季进行,用蚕豆、黄豆、麦粉馍,经过煮熟发酵后加盐及其他配料,放瓦盒内罩纱布,在院子内日晒夜露,即可成酱。可在酱中放入豇豆、扁豆、黄瓜、生姜、萝卜、辣椒,即成为鲜美的酱菜。其中,颍州蕴泰包瓜菜久负盛名,元末刘福通起义军在颍州时,常以包瓜菜佐餐。后来,朱元璋与刘福通往来中,得食包瓜菜,爱其味美,将原名“瓜包菜”改称“包瓜菜”。到了明末清初,包瓜菜做工更精,名扬淮北。包瓜菜做法:用罢园时的小秋瓜,将瓜瓤掏去,洗净晒至干软,把桔皮、姜片、鹿角、凤尾、杏仁、花生仁(均去皮)等多种作料装进瓜内,麻绳捆紧,放入酱缸酱制即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