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针灸甲乙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针灸甲乙经

分类:【文化精萃】

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魏晋时期皇甫谧撰。原10卷,后改编为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56年左右。主要论述脉诊理论、脏腑经络、腧穴部位、针灸法以及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诊断、针疗灸治取穴等。书中认为人体经络是循环往复的,而十二经络又各有通路。分析了人体生理和经络穴位的各种特点,厘定了腧穴654个,其中单穴48个。所有穴位按头、面、四肢、胸、背等解剖部位作了系统介绍,具体指明不同穴位的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艾灸时间,介绍了针灸的具体操作手法、顺逆宜忌及其它必备知识。注意医德,强调“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神在秋毫”,要“如临深渊,手如握虎”。此书据《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内容以及作者本人丰富经验编著而成,系统总结了晋以前针灸学的成就,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问世不久,即传到朝鲜、日本等国,被用作医科教材。国际针灸组织亦将其作为确定针灸穴位的参考书。解放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曾出版校勘本。

针灸学著作。全书12卷(今本),又名《黄帝三部针灸经》,也叫《黄帝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皇甫谧(215~282年),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因自身患病而转攻医学,终成名医。他特别对针灸术有深入的研究,后来把《针经》(就是《黄帝内经》的《灵枢经》部分)、《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有关针灸的内容加以摘录,编成一部有条理的针灸专著,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全书分128篇叙述,大致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论述人体的生理机能,包括人体的经脉、骨度、肠度(即骨胳与内脏的测量)、肠胃所受的情况、俞穴主治的病症;诊断方法;针灸的技术手法和方法,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等内容。另一类内容是针灸的临床部分,主要是列举各种病症的治疗,所应用的穴位;还从另一个角度对针灸术所能治疗的病症,以及不能应用针灸治疗的禁忌症进行了探讨,皇甫谧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针灸甲乙经》很早就传到日本等邻国,它不仅是我国历代学习医学、尤其是学习针灸学的必修课本,在日本等国,在古代也被规定为学习医学必读的课本。本书已被国外学者译成英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书有影印本出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