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编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长编法分类:【传统文化】 历史编纂法之一。创始于北宋。司马光及其助手撰《资治通鉴》,先广收各种资料,按年月日排列,曰“丛目”,其内容过多不害。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长编,首先需对丛目中所有资料检查审阅、鉴别筛选。事同文异者,择详备者录之;互有详略者,左右采获,综错诠次之;年月事迹违戾不同者,择其近情理者修入正文,余者注其下;无法验证,又不能依事理判断者,将互异材料并存之。如此写成的初步稿本,即为“长编”。长编法的基本点是对各种资料进行诠选、鉴别,取材标准围绕总的宗旨和治史精神而定,其原则为“宁失于繁,毋失于略”,为进一步修改删定奠定基础。司马光开创的“长编法”,在历史编纂学上给后世以重大影响。南宋李焘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方法,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以资料丰富,考证详审享誉史林,使长编法得以光大,并使长编成为值得重视的史书体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