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阴阳五行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阴阳五行说

分类:【传统文化】

“阴阳”和“五行”两说的合流。阴阳、五行本是我国古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概括,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阴阳,指贯穿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天、地,日、月,正、反,男、女,刚、柔……等)。正由于这两方面对立和消长,支配宇宙间一切事物,推动其发展变化。“五行”指宇宙间五种基本元素,即水、火、木、金、土。各具不同性质和作用,物质世界就由其所构成。对阴阳和五行两方面的观念予以综合,于是产生阴阳五行说。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学派,“深观阴阳消息(消,减少;息,增加)而作怪迂之变。”(《史记?孟荀列传》)创“五德终始”说。用阴阳五行说附会王朝兴废,宣扬唯心主义历史循环论。到汉代,阴阳五行说又与官方神学结合,成为谶(chèn趁)纬学说的组成部分。然其合理因素亦为后来唯物主义者所继承,用来总结医学、天文、化学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我国科学发展有一定作用。

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万物本原和物质变化的一种学说。在战国时代流行。五行说和阴阳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自然界的面貌,故人们把它们结合起来。它的形成在初期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界物质本原和物质变化现象曾经有过某些促进作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后逐渐演变成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与循环论。如邹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木、火、土、金、水五种势力的支配,提出“五德终始”“五德转移”学说,为新兴的封建政权提供理论依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