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垣分类:【文化精萃】 教育家、历史学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新思想影响下,1904年与友人创办《时事画报》,宣传反清思想。1907年毕业于光华医学院。1913年当选众议员,迁居北京。曾任教育部次长,不久辞职。1917年发表第一篇史学论文《元也里可温考》。1922年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和京师图书馆馆长、辅仁大学校长。1925年完成《二十四史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成为历史年代学的巨著。1928年的《史讳举例》解决了辩别古文书真伪的一些疑难问题并提供了辩别方法。1923年出版《校勘学释例》,提出了校勘古籍的四种基本方法,至今为人所遵循。他是中国宗教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著名的元史学家。1923年写的《元西域人华化考》是其前期的代表作。抗日战争期间,身居沦陷的北平城,写下了《明季滇黔佛教考》、《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等七部著作。通过歌颂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来鞭挞投降媚外的民族败类。1945年完成《通鉴胡注表微》这一总结性著作,成为其“学识的记里碑”。1949年拒绝国民党三次南下邀请,毅留北平,迎接解放。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6月在北京逝世。历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所长。一生著作等身,代表作还有《释氏疑年录》、《清初僧诤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