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振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振孙分类:【文化精萃】 南宋学者。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宋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出身书香世家,曾在江西、浙江一带做过县丞、通判知府等中下级官吏,嘉熙二年(1238),擢为国子监司业,后累官至侍郎以宝章阁待制致仕。振孙少承家学,又长期生活在文化事业比较发达的赣、闽、浙等地,购置和转抄了许多书籍,时人所著《齐东野语》云:“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在收藏和流览了大量书籍的基础上,振孙编成《直斋书录解题》一书。是书稿本五十六卷,今仅存二十二卷,共收书三千零九十六种,五万一千一百八十卷,较之当时官方目录《中兴馆阁书目》以《中兴馆阁续书目》所收书之和,只少八千卷,且在学术价值方面超过官修目录,为我国目录学史上之名著,查找宋代文献之宝库。振孙在我国目录学史和藏书史上均做出重大贡献,均应有其地位。其事迹具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二十二、《宋诗纪事》卷六,《藏书纪事诗》卷一等。 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字伯玉,号直斋,原名瑗,因避理宗讳,更名振孙,湖州吴兴(今属浙江)人,一说安吉人。历任溧水、鄞县县学教授,后为绍兴府教官。宝庆初,通判兴化军(今福建莆田)。端平元年(1234)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三年出知台州,兼任浙东提举常平。嘉熙元年(1237)改知嘉兴府,三年调任浙西提举,抚恤邦民,颇有政绩。淳钓四年(1244)入京除国子司业,九年,以侍郎、宝章阁待制致仕。一生多从事教育事业,学问以经为主,兼好文史,倡导程朱理学,世人称颂“其文秋涛瑞锦,其姿古柏寒松”。嗜书成癖,每到一地,辄访购、传抄、借阅诸书,通判兴化军时尤甚,传抄夹?郑氏、方氏、林氏和吴氏藏书,一生仕宦积累典籍达3,096种,51,180卷,“家藏冠东南”。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编成《直斋书录解题》,其语孟、农家、阴阳家、音乐、小学、诗集及奏章等类各有小序说明己见,与《郡斋读书志》同为宋代提要型私人藏书目录的双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