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虬分类:【文化精萃】 清末改良主义者。原名国珍,字志三,晚号蛰庐。乐清人。举人出身。主张“欲图自强,自在变法。”提出设议院、兴制造、奖工商、开铁路等。1898年参加康有为发起的保国会,后在温州设学堂,办报馆等。变法维新失败后被通辑。幼年家境贫寒,自学成才。专于经世之学。1884年撰成《报国录》,倡言变法自强。1889年中举。1890年与同乡陈介石等在温州、瑞安组织求志社。1892年著《治平通议》八卷。言无法则国乱;拟求富之策十四条;求强之策十六条;又拟求治之法十六项。1895年以“公车”入京,列名保国会。参加了“公车上书”,积极主张废西太后。不久回浙江创设瑞安利济医院,温州利济学堂;创办杭州《利济学报》。并设“新瓯文学堂”,宣传文字改革,主张采用拼音。1898年维新失败,被通辑,避居温州。卒于1903年。著有《蛰庐文集》、《瓯文音汇》、《蛰庐医案》等以示后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