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集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集韵分类:【文化精萃】 韵书。宋丁度等奉诏修定。十卷。平声四卷,上去入声各二卷。始编于宋仁宗景钓四年(1037),宝元二年(1039)完成。收字53525个。韵部同《广韵》仍二百零六韵。但韵目用字、部分韵目次序及同用独用例略有不同。又据当时读音改造部分反切,注释繁略适当,注重文字训诂,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其错误不少,清人方成?著《集韵考正》十卷,订正了注文和反切的许多错误。陈准的《集韵考正校记》对考证又加辨正。 宋代官修韵书,是重修《广韵》而成。宋景钓四年(1037),宋祁、郑戬等认为陈彭年、丘雍主编的《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当时的皇帝命丁度等刊修《广韵》改称《集韵》,完稿在宋仁宗保元二年(1039)。《集韵》“撰集务从该广”,所以收字比《广韵》多27331个,共收53525字。一个字不论有多少不同写法,不论是所谓的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根据就收进去,因此,有的一个字多至八九种形体。如果不计字的不同形体,《集韵》收字三万左右。全书分十卷,平声四卷,上声、去声、入声各二卷。分韵数与《广韵》同,都是206韵,但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以及韵目下所注同用、独用与《广韵》略有不同,有些字的归韵与《广韵》也有出入。全书编撰体例与《广韵》基本一致。在注音、释义方面,《集韵》对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尽量收进,有的很可能兼顾了古音和方言,如“天”有“他年切”、“铁因切”两读,“晨”有“丞真切”、“乘人切”、“慈邻切”三读,还有多至四、五种读音的。《集韵》注音所用的反切,有些是自己制定的,对《广韵》的有些反切也作了改动。《广韵》所反映的《切韵》语音系统,代表的是公元六、七世纪的语音。到宋代,有些读音已经改变。《集韵》的作者按当时读音加以改动。卷首《韵例》说:“凡字之翻切,旧以武代某,以亡代茫,谓之类隔,今皆用本字。”这是因为《切韵》时代,轻唇音和重唇音不分,轻唇音都读成重唇音。重唇音即现在的双唇音,如bpm,轻唇音即现在的齿唇音f和一部分合口呼的零声母字,如武、亡、文、味等。宋代轻重唇音已分开,《广韵》中轻重唇音互相为切的,《集韵》改为重唇音切重唇音,轻唇音切轻唇音,以与当时实际语音相符。《集韵》每个字都有释义。释义首先依据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不收的字,则引其他字书、训诂书为解。不见经传或口头流传的一些意义放在最后,以“一曰”注明。“一曰”即“有这么一种解释”的意思。例如一卷三钟韵中“舂,书容切。《说文》:‘捣粟也。古者媵父初作舂。’一曰山名,日所人。”对《广韵》的某些训释中过于繁琐的引证予以删削,尤其是在姓氏和地理沿革方面。卷首《韵例》说《广韵》对姓氏的解释“皆广陈名系,既乖字训,复类谱牒。”如《广韵》一东韵中“公”字下有关姓氏的解释与引证近千字,《集韵》全都删去。对《广韵》过于简略的注释,《集韵》也根据有关材料加以增补。所以《集韵》作为韵书,可供文人选字用韵,可以用来研究宋代的语音系统,同时可作为字书供人查考。 《集韵》现存有宋刊本,曹栋亭扬州使院刊本及嘉庆重刊本。容易见到的是复印重庆重刊本。 语言学著作。北宋丁度等人奉诏修订。10卷。成书于仁宗宝元二年(1039)。其先,《广韵》颁行后,因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故命丁度主持重加修订。此书基本沿袭《广韵》。在分卷上析《广韵》5卷为10卷。计平声4卷(不分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各2卷。在分韵上,韵目总数仍为206韵,但韵目用字和次序,与《广韵》略有不同。韵目的分合,即韵目下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也略有变化。这些韵部的调整,接近了宋时的实际语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使汉语韵母得以简化。后世的“并韵”,实肇始于此。同时,此书部分字的收音归韵,也与《广韵》有所不同。并将《广韵》反切的“类隔”,改为“音和”的反切。所谓“类隔”是指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不分轻、重唇或舌头、舌上音之别。这种沿用已久的现象已不符合中古的语音实际,故《集韵》打破这一旧规,大胆地用本音字,是为反切注音上的重大变革。此书的每个字下所属的“又音”,虽未能像《集韵》那样,一一标明,但实际上的又音字却增加了很多。这些新增的“又音”,大致上是收集、参考了上古流传的古音、古今的方音和宋时实际的读音。这对后世上溯古音、明了中古音和下推今音,有着重要的价值。 《集韵》的声类,一般认为可分为39类。即在传统的三十六字母中,照组分出章、昌、船、书一组;喻母析为喻三(於)、喻四(以)两母。而船、禅两母与泥、娘两母各自合并,故仍得三十九母。《集韵》的注释体例,一般是先据《说文解字》的训释,然后再辅以其他的字书和训诂书作为补充,并多注出处。凡原文不见于经传者,冠以“一曰”字样,放在释文的最后。这样条分缕析、极为明晰。此书的注释,对于《广韵》的繁复,作了适当的删除。如《广韵》所据引的姓氏、地理沿革等资料,均不予采纳,仅注以“姓”或“郡、县”等字样。而对《广韵》的简略处,也据引古经传以补充。对于不可靠的释义,则加以修改或删除。 《集韵》的收字,务从赅博。全书共收录了53,525字,比《广韵》几乎多出一半。它对于文字的古体、或体、俗体等异体字形,收罗繁富。它的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据,反切则多采自《经典释文》,颇可资以参考。总之,《集韵》是一部重要的音韵学专著,兼具文字、训诂之学,对于上溯古音、下推今音,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集韵》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的宋钞本为最善。并附编索引,极便检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