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铜时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青铜时代分类:【文化精萃】 近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研究先秦社会思想的论文汇集。1945年9月重庆文艺出版社出版。收辑作者自1934年至1945年间的十二篇史学论文。其中第一篇《先秦天道观之进展》,对先秦的哲学、政治思想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整理,考订,理出了发展的主要线索;其余十一篇文章,则对先秦的社会结构、学派思想及学派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考订,创新见解颇多。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新版本,后作者曾予修订,现收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原在初版中的附录移编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 考古学上历史时期之一。继红铜时代后。青铜是红铜和锡合金,较红铜熔点低、硬度高,便于铸造。其色青灰,故名青铜。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者为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开始于公元前三千年。我国于夏、商、周时进入青铜时代,而且高度发达。在青铜时代,尚不能排斥石器之使用。有的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在这时已建立奴隶制国家,有相当发达之农业、手工业,并有了文字。我国青铜时代与中国奴隶制发生、发展和瓦解相始终。 考古学上继铜石并用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在世界史编年范围内大约从前第4000年到前第1000年。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其色青灰,故名。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熔点 (1083℃) 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所铸工具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具有划时代作用。在爱琴海地区、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印度等古代文明发达世界,青铜时代和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其他地区大都处于史前时期。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伊朗南部和土耳其一带 (约前第4000年初)。美洲迟至11世纪才出现冶铜中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