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静安寺庙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静安寺庙会分类:【传统文化】 上海市一带汉族等民族所举行的源于佛教祭祀的节会。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该寺位于南京西路1686号,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初名沪渎重元寺,又传于唐代改名为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名静安寺。原在吴淞江北岸,后因江潮泛滥危及寺基,遂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迁建于今址。说该寺始建于宋代较有依据。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茸,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所建。内祀释迦牟尼、观世音、天王等神祗,并有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等静安八景,并以历代名人题咏甚多而闻名于世。每逢庙会,善男信女、商贾小贩蜂拥而至,人们除进香布施、礼佛祈祷之外,还逛庙听戏,览胜购物,各得其乐。寺内外游人如潮,货物山积,叫卖之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集一时之盛,成为上海市著名庙会之一。该寺于“文革”时遭受严重破坏,许多历代名人题咏皆不存,1972年该寺庙宇改为厂房,同年2月因工厂不慎失火,将大殿焚毁,现仅存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的云汉昭回之阁石刻,明洪武二年(1369年)所铸铜钟一口。目前正着手整修工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