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面具刀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面具刀舞

分类:【传统文化】

彝族祭祀舞蹈。彝族人称为“阿妥木义嘎”,意即为“刀舞”。流行于云南禄丰县高峰地区,是当地彝族人为纪念蜀汉武侯诸葛亮南征时对孟获及彝族百姓不乱加杀戮,并向他们传授大刀技术及种稻技术,使彝汉友好而举行的盛大歌舞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举行。舞时抬孔明、关羽、孟获三人面具头像,朗诵种稻过程,以祈祷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舞蹈场面十分壮观,长号、锣鼓齐鸣,周围旌旗招展。舞者身着短服,手持大刀,脸画脸谱,头扎红巾,围绕三个面具,对刀起舞,动作刚健有力,势如征战冲杀,形成独特的彝族刀舞风格。每当舞时,周围群众登高围观,并欢歌起舞,直到夜深人静,舞会才算结束。

彝族祭祀舞蹈。彝语叫“阿妥木义嘎”,意为“刀舞”,流行于云南禄丰县高峰地区。相传,三国时,蜀汉武侯诸葛渡泸南征,对孟获及士兵、百姓从不杀戮,并传授刀术和种稻技术。此后,每当起刀练武,均要抬孔明、关羽、孟获三人面具头像,诵种稻过程,祈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进行。舞时长号、锣鼓齐鸣,旌旗招展,铁炮冲天。舞者画脸谱扎红头巾,结绣球插鸡尾,着短服持大刀,奔向火把山各要地,环围三个面具头像,对刀起舞,势如征战冲杀。刀法有抹、涮、掖、晃、刺、抛、穿、举等。舞步有踢、跨、蹲、退、点、跳、转等。每当耍刀之时,成千上万的彝族群众着盛装登高围观,并欢歌起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