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伯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韦伯恩分类:【文化精萃】 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他从小说显露出音乐天才。1902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四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04年成为勋伯格的学生,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和贝尔格是聚集在勋伯格周围的追随者中的核心人物。师生三人热衷于无调性的十二音体系的实验,是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流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故称新维也纳乐派。20年代他帮助勋伯格组织和指挥了一系列现代音乐专场音乐会。曾当过一个音乐出版商的顾问和校对,并在奥地利广播管弦乐团任指挥, 三次应邀去伦敦指挥英国广播公司的管弦乐团。1934年后纳粹把十二音音乐作为“布尔什维克文化”而令其禁演,几乎禁止了他的一切音乐活动。他生活穷困,情绪沮丧。遂发愤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实验。韦伯恩一生仅创作了31首乐曲,其中有弦乐四重奏、卡农、室内交响曲、乐队变奏曲等。他的音乐创作基本原则是简洁。在音色、节奏、力度、休止等方向都讲究十二音序列原则。乐曲采用“点描”手法。作品极为短小,篇幅最长的一部合唱作品只有15分钟,最短的仅有十几秒钟。 1945年9月15日夜,在萨尔茨堡附近,他偶然被一名执行戒严的士兵开枪打死。 战后,欧洲文化恢复以后,出现了许多专著,呼吁人们重视这位作曲家,很快出现了韦伯恩学派。他的音乐原理成为新先锋派的起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