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项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项链分类:【传统文化】 佩戴于颈上链形饰物,由项坠和搭扣等组成。清代以前此物多由各种宝石、黄金和珍珠串成,在工艺上尤显其高超成就。隋代墓葬中金项链,由二十八颗金珠构成,每颗金珠上有扣纽,扣上嵌有鹿纹的彩色宝石;下有项坠、坠饰分两层:一层由金镶宝石作成花形,另一层垂下一个滴露形玉石。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别具匠心。 首饰中颈饰的一种。整套项链除链条或链珠外,还有“项坠”和“搭扣”两部分。我国古代项饰出现较早,远在原始社会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出土了一百二十五枚穿孔兽牙和穿孔海蚶壳、钻孔砾石、鱼骨等,孔都穿在牙根的一端,出土时有五枚兽牙排列成半圆形,可能近似后代项链的装饰品。江苏武进寺墩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玉项链,由玉珠十三、玉管四、玉坠一共十八件组成。根据出土位置可复原为一串项饰,以中心玉坠为中轴,成两面对称形。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隋代金项链,制作精致,华丽贵重,周径43厘米,重91.25克,由二十八颗金质球形饰组成,球饰上各嵌有十颗珍珠,项链分左右两组,每组十四颗金球,各球之间系有多股金丝编织的链索连接,上端用一金钮饰联系,金钮中为一圆形金饰,其上镶嵌一刻有阴纹驯鹿的深蓝色珠饰。其左右各有一金钩。两组金球的顶端各有一方形嵌青金石的金饰,上附一金环,钮饰两端之钩即纳入环内。项链下端为一垂珠饰,居中者为一嵌有鸡血石和二十四颗珍珠的圆形金饰,两侧各一四边内曲的方形金饰。再外则各为一圆形金饰,上镶嵌蓝色珠饰和珍珠。最下端项坠为一心形蓝色垂珠,边缘金饰作三角并行线凹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