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馓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馓子

分类:【传统文化】

回、东乡、撒拉、保安族的风味小吃。流行于西北地区。制作方法是:将红糖、食盐、花椒放在开水中溶化、浸泡,待水冷却后以此和面,并揉进清油、鸡蛋等,搓成筷子般粗细的面条,缠绕七圈,抻长成环状,再放入沸油中炸成棕黄色,捞出后即可。馓子以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美为佳。既是逢年过节的喜庆面食,又是访亲会友时的馈赠佳品。

在开斋节、古尔邦节或者喜庆的日子,宁夏回民几乎家家都要作馓子,用来招待宾客或馈赠亲友。馓子的做法是:把面粉加少量淡盐水揉和后,搓成绳条,缠绕成圈,抻长环状,放入热油中,炸至呈棕黄色捞出即成。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赞美说:“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宁夏的馓子以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而博得好评。

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油炸食品,特别流行于西北穆斯林地区,源于中原古代食品――“寒具”,又称环饼。凡重大节日、盛典和喜庆日子,西北地区穆斯林家庭几乎都炸馓子。是中国清真食品名食之一。制法:用花椒水、红糖、蜂蜜等熬成的水和面,放入少许矾、盐、蛋清、香油,揉成面剂醒后,搓成筷子粗的细条,绕多圈成环状下油锅炸,色成深黄即成。特点:色黄形挺,酥脆爽口,清香宜人,久藏不坏。

是新疆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风味名点之一。其制作方法:首先用清水煮花椒,捞出花椒留花椒水待用;再取面粉,按一定比例加清油、鸡蛋、盐和花椒水和好,反复搋揉,切成若干块揉成面团备用;取面团一块,压成圆饼,从中捅一洞,由此连拉带搓,不断滚动扩大,搓至筷子般粗细,盘成数层再拉细,然后用筷子撑开,锅中放油烧至八成熟,一端入油稍炸,起小泡后提出,将另一端如法炸出。再将中端入油,手持筷子来回摆动,稍炸后,全部入油,把两根筷子错开合起来,抽出筷子,用筷子拢住两端,使其不分开;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摆置大圆盘中,围摆成高高的多层圆柱形,形状美观,美味清脆。

馓子(阿勒达哈甫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