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分类:【文化精萃】

弗洛姆于1961年发表的重要论著,它以解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形式,总结了作者以前以及他同时代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论述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目标,人的本质及其异化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目标。弗洛姆首先批驳了一些人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他说,在这些人看来,马克思似乎认为人的最重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金钱和享受,因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要,看不到人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这些人对马克思的目标以及对他的社会主义观所作的描述是歪曲的。弗洛姆认为,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与此相反,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使自己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是克服异化,恢复人的本质,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恢复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主义。马克思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它是建立在他关于人的学说之上的。 (2)关于人的本质和异化。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性时,强调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区别:一是把人的本性与在特定社会中人的本性的特殊表现区别开来。二是把固定不变的倾向和欲望,诸如食欲和性欲,同相对的欲望区别开来。前者是人的本性的组成部分,它们只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所采取的形式上和方向上有所改变;后者不是人的本性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起源应归于一定的生产和交换条件。弗洛姆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我能动性,或者说就是劳动,而马克思的“人的本性”概念又是与异化的概念连在一起的,离开异化的概念,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关于能动的、生产的、以其自己的力量把握客观世界的人的概念。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在于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不公正,而在于资本主义使劳动堕落为被迫的、异化的劳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