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季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季兴分类:【文化精萃】 五代南平国(亦称荆南国)的建立者,公元924―928年在位。本名季昌,因避唐(后唐)献祖李国昌名讳,改名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南)人。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后随养主归朱全忠,冒姓朱氏,因军功封颍州防御使,复姓高。开平元年(907)后梁任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牙兵(亲兵)五千。荆南镇旧辖十个州,唐僖宗乾符年间以后,战火频仍,诸州为临道侵夺。高季兴到时只剩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一城。遂招集离散,使流民复归。一些文武士人也投奔高季兴。梁(后梁)太祖朱全忠死,梁日渐衰弱,高季兴遂修建荆南城,造江船,暗中准备割据。同光元年(923)唐(后唐)庄宗李存勖灭梁,下诏慰谕高季兴。季兴带卫士三百骑入朝,得到优待。唐庄宗问他:“我已经灭了梁朝,下一步该征讨吴、蜀了,你看先伐哪一个好?”他答道:“应先伐蜀,请让我率本道兵为先锋。”实际上,他并未出兵,只是增筑西面城墙,准备抵御来犯之敌。为扩充势力,还罗致了不少梁朝的旧军队,遂兵众渐多,势亦渐大。次年(924)受封为南平王。唐明宗时,得归、峡二州,合荆州共有三州,臣于吴,吴封他为秦王。天成三年(928),脚气病致死。南平国只辖三州,在十国中是最弱小的一国,其能在先后五十七年中未被邻国吞并,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各强国间起缓冲作用。传见《旧五代史?世袭列传》、《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五代荆南国王,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李国昌讳而改名,字贻孙,陕州峡石 (今河南三门峡南) 人。少时,为汴州富户李让家僮。朱全忠镇宣武,李让以人赀得幸,朱全忠收以为养子,赐名朱友让。朱全忠以高季兴有才,命朱友让养以为子,因冒朱姓。以献计破凤翔,得朱全忠赏识。梁兵攻破襄州,以高季兴为荆南观察留后。开平元年 (907),升季兴为荆南节度使。荆南所辖十州,在唐末动乱中,只荆州独存,其余皆为别镇所夺。他注意收揽人才,以倪可福、鲍唐为将,梁震、司空薰、王保义、孙光宪为谋士,积蓄力量,渐复旧疆。梁末帝即位,与梁关系渐趋恶化。梁派兵攻荆南。高季兴断绝与后梁的关系,称臣于吴、蜀。后唐庄宗即位,高季兴家住洛阳朝觐,险遭囚禁。后唐明宗封其为南平王。他死后,后唐又追封为楚王。故荆南又有南平、北楚之称。荆南处四战之地,高季兴纵横捭阖,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唐灭蜀,高季兴请夔、万、忠州之地,后唐不允,发兵致讨。他便称臣于吴。当仍感后唐威胁甚大,从群下议,谢罪议和,后唐乃罢兵。吴乾贞二年(928) 春三月,后唐命楚出兵攻荆南,未几,双方讲和。吴册封为秦王。十二月,高季兴卒,年七十一,唐明宗定谥曰武信,葬于江陵城西龙山乡。高季兴九子,五女。夫人张氏,高从诲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