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明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鲁明善分类:【文化精萃】 元代农学家。名铁柱。翻译家迦鲁纳答思之子,以父字鲁为姓。畏兀儿(维吾尔)人。1314年(延钓元年)任安丰(今安徽寿县)肃政廉访司。其他事迹不详。1330年(至顺元年)编撰农学专著《农桑衣食撮要》2卷。全书分12目,直接继承东汉崔实的《四民月令》以来按农事节令叙述农业生产经验的体例,以补充元初司农司所编《农桑辑要》一书中时令节气、农事准备等方面之不足,是一部保存完整的月令体农书。书中按月列举农事,包括各类作物栽培,各种家禽饲养,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其记录以中原地区农事活动为主,兼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和禽牧业经验,记述了收羊种、造酥酒、晒干酪等方法,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在生产斗争经验方面的相互吸收和渗透,体现出民族融合的新水平。书中还搜集了一些民间谚语,如“移树无时,莫教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十耕萝九耕麻”等等,作为宝贵的生产经验介绍给农家。文字简明切实,为一部通俗的农学著作。 元代著名农学家。维吾尔族,名铁柱,字以行。元仁宗廷钓元年(1314)到寿春郡(今安徽省寿县)做监察官,以后又曾任靖州路达鲁花赤。在寿春郡期间,撰写了农学专著《农桑衣食揖要》。这是一部“月令”体裁的农书,全书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涉及内容广泛,凡气象、水利、农耕、畜牧、园艺以及农产品的收藏,腌制等各种农事活动及农家日常生活常识,无不进行详细地记述,它既吸收了古人的生产经验,又总结了当时农民群众的先进技术,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推进元代农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全书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优秀的农书。 元农学家。维吾尔族。姓鲁,名铁柱,字明善。其父迦鲁纳答思,通晓汉、藏、印度及中亚诸语,为元代著名翻译家, 后官至大司徒。元初随父自西域迁居大都(今北京), 幼年受过良好教育, 汉文造诣很高。曾任靖州(今湖南靖县)和安丰(今安徽寿县)的*达鲁花赤, 后做过司法或监察方面的官。著有《农桑衣食撮要》。 维吾尔族。名铁柱,字以行。元代著名农学家,元仁宗延钓元年(1314)到寿春郡 (今安徽省寿县) 做监察官, 以后又曾任靖州路达鲁花赤, 所著《农桑衣食撮要》 是一部 “月令” 体裁的农书, 全书仅11000多字, 但内容丰富, 既吸收了古人的生产经验, 又总结了当时农民群众的先进技术, 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对推进元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优秀的农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