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鲍叔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鲍叔牙

分类:【文化精萃】

春秋时齐国大夫。又称鲍叔。以知人善荐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经常予以资助。管仲谋事尝三仕而三见逐,他认为这是因管仲生不逢时。二人情趣相投,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今山东省莒县)。及至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得内援回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归国途中,与公子纠及管仲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衣带挂钩,小白诈死得脱,抢先赶到都城,立为齐君,即齐桓公。桓公拟任他为上卿,他说:“君将治齐,则高?与叔牙足矣。君且欲霸主,非管夷吾不可。”坚辞不就。并力劝齐桓公释管仲之囚,使代己位,而甘愿以身下之。管仲相齐,终使齐成为春秋霸主。管仲曾慨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人以管鲍相知,传为美谈。管仲评价他说:“鲍叔牙,君子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人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恶已甚,人谁堪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后果然因齐桓公任用小人,郁郁而死。

春秋时齐国大夫,姒姓之后,即鲍叔。少年时与管仲是好朋友。两人曾在一起经商。管仲家贫,有老母,分财时常多取,他不以管仲为贪;管仲曾替他谋事,事情反而更糟,他不以管仲为愚; 管仲曾三次出仕,每次都被罢斥,他不以管仲为无能。后来管仲成了他的阶下囚,齐桓公欲杀之而后快,他反而极力举荐给桓公。他对桓公说:“你如果想治理齐国,有高?和我就够了; 如果要称霸天下,那就非管夷吾不可。” 桓公才用了管仲,后来,桓公将以他为相,他以为自己在治民政策、管理朝政、制订礼仪制度,统兵作战和使百姓尽忠等五个方面赶不上管仲,建议桓公以管仲为相,自己则作他的下属。管仲曾深有感慨地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桓公用了管仲后,终于使齐国富强,成为春秋首霸。鲍叔牙死后,他的子孙世代相继,享受封禄。

春秋时齐国大夫,亦称“鲍叔”。少年时与管仲

*

友善,尝同贾于南阳。齐襄公立,行无常。叔知齐将乱,即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他为相,他辞谢,保举管仲。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居,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鲍叔既深知管仲,亦以能知人为世所称。故后世言人之相知,或称“管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