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黎族服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黎族服饰分类:【风俗文化】 指居住在中国海南省的黎族衣着与装饰。其特征是:男子结发缠头,上穿无领对襟衣衫,下围“吊?”。“吊?”是由前后两幅布构成的下装。女子束髻于脑后,插以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并以箭猪毛为饰,上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胸,无扣,尚青色;下穿绣花统裙;戴耳环、项圈、手镯与脚环。黎族女子童年即戴耳环,每岁加戴一副,到成年时,耳环长可垂肩,史称“儋耳”。尚有文面、文身风习。衣服多为麻布、自织、自染、自制而成。 黎族的纺织历史悠久,黎族妇女的聪明才智也是经过漫长岁月积累起来的。黎族姑娘一到13岁都要开始学习纺织。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还用金银箔、彩线挈花织成黎锦、筒裙。黎族妇女织造的“广幅布”早于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载入史册。据初步统计,黎族织锦上有水波纹、藤条纹、彩虹纹、云雾纹、方块几何纹、星月圆点纹、草树纹、竹林纹、牛鹿凤鸟纹、槟榔树纹、昆虫纹、古人舞纹、房屋纹、谷类纹、青蛙纹、生活工具纹等120多种。她们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和人们的生活都织进了那光彩夺目的黎锦图案中。特别值得一提还有黎族地区那别具一格的绞染技术,这种古代称为“绞缬”的印染方法,很早就在黎族聚居区盛行。 龟图绵被 (海南民族博物馆馆 藏) 亻孝黎男子的“丁字裤” (海南民族博物馆馆 藏) 黎族妇女都会纺纱织布,衣裙都是自己做的。黎族的服饰并不是千篇一律,不同方言族群各具特点,从服饰上人们就可以辨别出他们是属于哪一个方言族群的人。有的妇女穿对襟无领、无纽、长袖上衣。五指山地区的黎族妇女,有的还用小布带或薄锡片代替纽扣,有的衣沿和背下幅织有各种花纹图案。琼中县妇女一般在胸前还挂一块三角形的遮胸布,外穿上衣。每当天气热时,老年妇女上身往往只挂这块遮胸布。黎族妇女的筒裙有中、短、长三种,花纹各不相同。沿海地区的筒裙长达脚面,裙子的底边绣有少量花纹图案(人或马的图形)。五指山区的中、短筒裙花纹图案精致,色泽鲜艳,灿烂夺目,巧夺天工。黎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突出。男子也穿对襟无领、无纽、长袖上衣,下身穿前后两块布的“吊巾詹”(遮羞布)。由于长期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1949年前,黎族已有少数妇女改穿开襟有领、有纽的上衣,男子也改穿对襟有领、有纽的上衣及黑或蓝色长裤了。但是这种服饰也不断在变化,黎族服饰的变化以男子服饰变化较快,多数改穿汉装。妇女服饰变化较慢,仍保留着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亻孝黎妇女的盛装 (王海昌 摄) 润黎妇女的盛装 (王海昌 摄) 亻孝黎妇女穿的是对襟上衣,有的地区直领,前襟长,后襟短,边沿绣花;有的地区圆领齐襟,不绣花而镶蓝边或绿边。盛装的上衣还绣有几何花纹,下沿系着铜铃、铜线、绒穗。筒裙由筒头、筒腰、筒身、筒脚四幅布缝接而成,筒身是主要部位。筒裙的长短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短的不过膝部。过去,亻孝黎男子的服饰也很有特色,上衣开胸无纽,衣后有长穗,下身系一条类似三角裤的更为窄小的遮羞布,这样的服饰现在只有老年人才有,他们以此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备死后入殓时用。 杞黎妇女的上衣对襟开胸,直领无纽,也有对襟圆领的,衣的前胸有一排装饰性的铜元般大小的金属纽。杞黎的筒裙长的仅及膝,但是,保亭县城附近一带则演变为衣筒。杞黎的男子同样穿对襟无纽开胸上衣,但是下身则与亻孝黎男子的穿着不同,他们下身系着前后各有一块布的“吊巾詹裙”,露出大腿外侧。 润黎妇女的上衣,更加独具特色,是贯首式的,两侧饰以构图、绣工精湛的双面彩绣,有些还缀以贝壳、玻璃珠、铜钱等。筒裙特短而窄,筒头仅及小腹,筒脚在膝盖数寸以上,织工十分讲究。 美孚黎男女的上衣,都是无纽窄袖,黑色开胸,衣襟上方左右镶两条红色或棕色布条,领后饰一块方布。女子的筒裙宽而长,齐及脚面,用缬染花布缝制,色调典雅。男子穿黑色白边、左右开叉的短裙。 赛黎妇女的盛装 (王海昌 摄) 杞黎妇女的盛装 (王海昌 摄) 赛黎妇女的下裳长过膝,下端织有图案花纹,并有用蚌壳片镶进花纹里(约五寸),上端(约是全筒四分之三长)是黑色或是横细线条(有红或黄或绿等颜色),都是自织的棉纱筒。这种筒长而宽,因而在臂部打一褶纹,没有像短窄筒的紧密。上衣,大多着汉装,但过去也有他们民族特色的短衣,无领有纽有扣开对胸,衣边上缝上白色布条。男子都是着汉族衣裤。过去男子下身是穿前后各一块的遮体布,上身则穿粗麻织成的无领对胸开的上衣,衣后端没有垂絮。赛黎的妇女头发是结髻于脑后,除结婚时盛装外,不用发簪,间有一些十三四岁的少女结辫垂在背后。男子过去是留辫拖在背后,像清朝汉族男子的发辫。妇女自十一二岁开始使用头巾,头巾是一条长约三尺的黑布制成,没有绣或织上任何花纹。头巾套在头上,在脑后打一个结,弄成一长一短的两根垂带。长的垂至背后腰间,短的仅及颈部或与肩齐。头顶和髻仍露出头巾外,也有钻耳戴小耳环的,这种小耳环有一小圈,小圈扣上小小的锁形银质物。另外,妇女过去结婚盛装时还戴一种项圈(一个圈在胸前悬挂着小链,链上镶一些银牌锁形物等),是自汉族地区买来。妇女还比较喜爱戴手镯,常见的是玉镯和瓦镯(似玉石),也有银或锑质的圆形镯。 黎族妇女佩戴的饰物也是品种繁多的,如发簪、项圈、耳环、手镯、戒指、脚圈等。但是,不同的族群其服饰不同。 美孚黎妇女的盛装 (王海昌 摄) 总之,从黎族的织锦和服饰看,其纺织工艺是高超的,在历史上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能低估的。如今,这种闪烁着民族精华的传统工艺仍然保留着。每逢佳节,黎族妇女们穿上自己织造的彩色筒裙,显得格外美丽,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