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威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齐威王

分类:【文化精萃】

战国时齐国国君。田氏,名因齐,又称婴齐。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继位之初,齐国曾出现“诸侯并伐,国人不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外弱内乱的局面。齐威王九年(前348),他着手进行改革,对臣下采取不分等级贵贱,一律根据功过实行赏罚的政策。例如,他通过对即墨大夫与阿大夫的赏罚,使得有功之臣得到褒奖,而庸碌之臣遭到惩罚,使臣下“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出处同上)。他注重选拔和使用人才,并委以重任。任用善于纳谏的邹忌为相,任用军事家孙膑、田忌为将,使齐国政治稳定,出现大治局面。齐威王十六年(前341),齐国大败魏军于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山东范县西南),后又收复了齐威王初年被赵、魏等国侵占之地,一度使各国不敢再度对齐国用兵。齐威王二十三年(前334),威王与魏惠王(即梁惠王)“会徐州相王”,互尊为王,确立了强国国君的地位。在位期间,曾在国都临淄稷门外稷下地方设立讲堂,聚集一批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讲学,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争鸣,使稷下成为当时著名的学术中心,为后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齐威王统治时期,齐国是战国时的强国。

战国时齐国国君。田氏,名因齐,一作婴齐。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致力於修政整军,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又罢黜“奸吏”,从而国势日臻强盛。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二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诸侯。他继其父桓公在国都临淄稷门外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者、游士,任其讲学议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