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泉青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龙泉青瓷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名瓷之一。出于龙泉窑,故得名。龙泉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它承袭唐代越州窑的青瓷传统并加以发展,至南宋达到鼎盛,又经元明两代延续至今。龙泉窑素以烧制青瓷闻名于世,即在坯体上施以青釉,在还原焰中烧制瓷品。产品有瓶、壶、罐、盘诸种。色呈月白、天青、粉青、豆青、梅子青、豆绿、翠青等,釉色清澈,润泽如玉,光可鉴人。造型各异,风格多样,工艺精良。有“哥窑”与“弟窑”之分。前者薄胎铁骨,多有冰纹;器口底足不施釉处呈紫褐色,号为“紫口铁足”。“哥窑”后来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后者白胎厚釉.瓷质光润,边缘和凸花部分往往露出胎骨的白痕。这种瓷品在当时即驰名海内外,目前,土耳其、伊朗、英国等地博物馆均藏有龙泉青瓷的珍品。

龙泉青瓷产于浙江省龙泉县,由于釉色多呈青色,故称之为“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是龙泉青瓷的特点。龙泉青瓷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润澈,敲起来其声清亮悦耳。中国的彩瓷历史,是从青瓷开始的。龙泉青瓷起源于距今一千多年的五代。到了南宋,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舶来往如织。”其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擅长窑术,兄弟各主一窑,釉色和造型各有千秋,名噪一时。章生一瓷窑所制瓷器,釉色粉青,胎薄质坚,紫口铁足,釉面显现纹片,人称“哥窑”。哥窑与官窑、汝窑、钧窑、定窑并列为宋朝五大名窑。章生二所制瓷器,胎骨厚实,釉色葱翠,称为“泉窑”,也称“弟窑”。见《中国名产趣谈》。

浙江龙泉市所产瓷器。因釉色多呈青色,故称。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其中佳品以粉青、梅子青为最。前者釉淡雅柔和,色泽细润如玉;后者苍翠欲滴,类似翡翠,龙泉烧制青瓷,始于北宋早期,而盛于南宋,宋代龙泉青瓷以章生一、章生二兄弟的哥窑、弟窑为代表。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金丝铁线、紫口铁足为突出特色。弟窑则以美丽的色泽、优美的造型为特色。元代龙泉青瓷以大件器皿为多,花色纹饰也有发展。明以后,由于江西景德镇白瓷的兴起,龙泉青瓷曾一度衰落,如今已得到复兴,生产各式青瓷千余种,年产量达一千万件,一部分是日常用具,一部分是艺术陈列品。技法工艺上继承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所制有仿哥窑直径51厘米迎宾挂盘、40头金鱼的大餐具、9只蝴蝶的茶具。曾获全国陶瓷创作评比一等奖。另有1.5米高的迎春花瓶,被视为国宝。龙泉青瓷在16世纪后期传入法国,引起轰动。目前世界著名博物馆中,均藏有龙泉青瓷。

龙泉是我国著名瓷品―――青瓷的产地。其生产原料,如瓷土、紫金土、耐火土、石灰石等,均就地取材。烧制工艺过程中的器物成型,采用拉坯、模压和捏塑方法。器物高大、腹壁曲折的产品,须分段拉坯,再镶接成器;方形、菱形器物,则用模压成型;人物、动物瓷品用手捏或雕塑成型。窑炉的构造多为长条形龙窑,窑内分为许多室。龙窑的中段火力强,大匣钵一般装入窑中段,也有大小匣钵间隔混装的。对烧炼温度、冷却、窑内气体成分要很好地掌握,才能烧出好瓷器。青瓷品种十分丰富,有碗、盘、杯、钵、壶、盏等日常用瓷和笔筒、笔架、砚台、笔洗等文具瓷,也有人物、花瓶、挂盘等陈设瓷和香炉、烛台、佛像等供瓷以及鸟食罐、象棋等娱乐瓷等。每类产品又有多种型号和式样。龙泉青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薄胎厚釉,釉色青翠,细腻柔和,其造型精致端巧,简练大方,给人以晶莹宁静的感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