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龟山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龟山学派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以杨时为代表的学派。因杨时号龟山,故名。为洛学南传后的大宗。南宋朱熹、张?、吕祖谦的思想皆与其有渊源关系。继承二程“理一分殊”说,并具体运用于儒学的道德准则中,认为“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龟山集?答胡康侯》)。主张“存天理,去胜心”。认为人可以通过“克己”、“持敬”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理”的境界。强调人的本性是纯善的、天赋的,“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知命,只是事事循天理而已”(《龟山语录》),把封建伦理看作是最高天理的体现。主要人物有喻樗、李郁、宋之才等。喻樗认为,六经数十万言,只有十字即能概括,“要之不出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而已”(《喻子才玉泉语录》);李郁颇杂禅风;宋之才反对秦桧当政,批驳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并以道学标准对《周礼》、《尚书》、《诗经》作了详尽的注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