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wei guociji de wenhualishi fazhan lilun苏联心理学家п·с·维果茨基及其学生A·P·鲁利亚和A·H·列昂节夫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立的关于个体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理论。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工具改造自然的作用的思想,他们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不再象动物那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生产工具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基本上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茨基是历史上第一次把历史主义原则引进心理学的。他指出,必须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单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机械记忆和情绪等,是为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另一种是由历史发展结果形成的高级心理机能,它是人所特有的。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低级心理活动的基础上,依靠语言或符号的中介作用,在吸收了全人类的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并随着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中介作用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结果,即语言为心理的工具或手段。维果茨基正是用这两种心理机能的理论,创建了他的儿童心理学。他认为,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要表现是:❶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随意机能指心理活动是主动的、随意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儿童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也就越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