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医学伦理学中指每个人应该享有的一种医德权利。世界卫生组织宪章规定,享受最高标准的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人权之一。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一议,要求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使全世界人民到2000年实现社会上有活力、经济上有生产性的健康水平。1978年在前苏联举行的国际会议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指出:人人获得健康的道路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及行动要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公正的道德原则而提出的一项全球性的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它以“人人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理想目标和医德目标,其关键在于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或称社会化保健。“人人健康”是指全世界人民达到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主要内容有:各国人民能够富有成效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生活;在生产和生活场所保持人们的健康;人们能运用更好的办法,预防和治疗疾病,减轻疾病和伤残造成的痛苦;较公正地分配医药卫生资源,使人人享受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人们将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摆脱疾病的损害。不同国家或地区则应按照自己的社会经济能力,尽力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争取达到这一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所谓“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人民群众和政府能够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基本要求有10项:(一)每个国家的所有人至少已经使用基本卫生保健和第一级转诊设施;(二)所有人在其可能范围内积极参加对他们自己及其家庭的保健工作和社区的卫生行动;(三)全世界的社区都能同政府共同承担对其成员的卫生保健责任;(四)各国政府对其人民的健康应担负起其全部责任;(五)全体人民都有安全的饮水和环卫设备;(六)全体人民都能得到足够的营养;(七)所有儿童都能得到预防儿童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八)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在公共卫生学上的重要程度,到2000年不超过发达国家在1980年的程度;(九)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并促进精神卫生;(十)人人都得到基本药物。围绕这十项任务,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一系列全球社会化保健的指标和道德策略。目前,“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和参与。1986年,我国政府明确表示了对这一目标的承诺,并把它列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正被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