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四节 农田水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四节 农田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再生产与生物的自然再生产的交互过程,要加快农业发展速度,从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看,首先必须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福建农业46年来的发展过程,也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过程。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农副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全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农业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福建省共有29条水系,663条溪流。全省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在1 200—2 200毫米,总径流量在1 300亿立方米左右。按每亩耕地全年平均用水量700—1 000立方米(包括有效雨量)计算,只要利用年总径流量的13%(即170亿立方米)左右就可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但由于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地面坡度大,土壤渗透性小,森林过量采伐,暴雨径流高达93%,每年约有60%的雨水流归大海。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5—7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10月到次年2月雨量较少。雨量集中时,易造成山洪暴发;雨量偏少时,易发生干旱。经常性的旱涝并存灾害加重了福建水利工程抗灾护农的负担和任务。据统计,全省平均每年受洪涝灾害6—8次,最多年份达16次。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是福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农业生产的有力保障。


第四节 农田水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