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人口

人口renkou

生活在特定环境下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社会是人类所组成的社会,任何一种人类社会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才能构成;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没有最低限度的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生活;任何社会的活动都是一定数量的人口的社会行为,离开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及其社会行为,任何社会活动都不可能实现,任何社会生活都不可能存在;没有人口,人类历史也无从谈起,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由有生命的个人所构成的人群的存在,随着人口的新老交替,社会也在不断地更新。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人是自然界的一种物体,是有生命的肉体组织,同其他生物一样,也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需要维持和延续生命,进行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的社会属性指任何社会的人口都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社会的人所构成,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变动过程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研究人口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口

人口Renkou

居住在一定地区内或一个单位内的人的总称。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者,即生产者;又是社会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巨大消费者。人口具有自身的再生产和移动与分布规律。人口增长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也受许多其他社会、经济与自然因素的影响。回顾人类发展史,在史前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抗拒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人口的增长极其缓慢。据估计,在公元前百万年时,地球上只有1—2万人;公元前500年,地球上的人口才突破1亿人;在人类纪元开始时,全世界大约只2—4亿人,直到19世纪初才到10亿人。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由于几次科技革命带动生产力大发展,促进了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87年7月,全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大关,仅在1975—1987年的12年间就增加了10亿人,平均每分钟增加150人,每天增加22万人,每年增加8 000万人,世界人口成倍增长的时间在不断缩短。当今人类已遍及除两极地区(无定居人口)以外六大洲的各个角落。近些年来,由于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人口也随之有向沿海地带集中的趋势。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问题已构成当今地球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过剩的人口已给人类生活条件、资源利用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人类也需要控制自己,不能盲目发展。世界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已经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有计划地发展和控制人口,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相适应。

人口增长率

人口

见“人口学”中的“人口”。


人口

生活在一定地域和社会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社会生产力构成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

人口

生存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它不是指单个的人,也不是指抽象的人。按照以上定义,人口包含有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人口是有生命的个体所组成的社会群体,这些人都有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及生理功能,这就是人口所具有的生物属性,生物属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而从社会角度来讲,人是人类社会的人口,不仅有生物属性,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口的存在和发展,受社会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人口群体为了获取生存和发展,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如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等,这是人口的社会属性。这些关系是决定人口发展和变动的基本因素。第二,人口总是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人口数量包括个数、规模和密度等。人口质量是指人的体质、文化程度、道德修养等。第三,人口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域的群体,研究人口问题都不能离开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老年人口是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老年人口时,也不能忽视以上这些内容。

人口

安徽省历史上回族人口无考。1925年,据日本伊斯兰教问题专家大宰松三郎调查,全省有回民25.5万人。这个数字比1921年日本陆军省情报部大村一雄调查的31.1万人,少6万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有不少回民逃往贵州、湖南、四川等地。1941年,据王宜昌先生调查,安徽境内当时约有回民25万人。
历年,安徽回民的人数统计如下:1952年,140310人;1964年,153310人;1982年,254602人;1990年,302052人;1992年,313639人。

人口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方式、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人口 “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物质资料生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物质资料的全部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不得不从事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另一方面彼此之间结成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中,人们彼此还形成各种不同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派生的其它关系。人口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这些社会关系的体现者。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也是其它社会生活,如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的主体。
人口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影响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不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但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人口是人口学的最基本范畴,是人口学研究的客体,必须科学地研究人口的内涵。资产阶级人口学家脱离一定社会生产方式来考察人口,把人口定义为 “生活在特定地区的居民的总和”,把人口看成是“一种活的生物的聚集”。在他们看来,分析动物群体和人口是一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分别研究每个社会机体的人口规律,不应当不管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形式而去 ‘抽象地’ 研究人口规律。” (《列宁全集》第1卷,第430页)就是说,必须从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原理出发来研究人口。

人口

人口

人口Population

美国人口从1610年英国殖民地时期的不到500人增长到1965年的19 300万人。独立战争爆发时,殖民地人口近250万人,18世纪未增加至530.8万。1900年公布的美国人口数为7 599.5万。美国人口增长,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出生率增长,另一方面是1920年以前实际上对移民未加限制。人口增长率在独立战争以前的两个世纪为每10年增加35%,1910年之后降为每10年约增加15%。这一增长率在世界上几乎是最高的,人口不断地从乡村流向城市。独立战争以前,95%的美国人居住在农村。根据1960年人口普查的情况,美国有70%的人口住在城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