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综合性科学。包括人口理论及一些分支学科。如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教育学、人口系统工程学、人口统计和人口史等。人口学研究在揭示人口规律的基础上,可为国民经济计划和各种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人口学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
人口学首先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理论在人口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口学的理论基础,人口学是各分支学科的指导思想。人口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发展本身、人口和社会经济相互联系的矛盾运动密不可分的。人口理论的任务就在于阐明人口发展本身的规律性、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
人口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由来已久,它阐明搜集、整理、分析、反映大量人口现象和人口发展过程的数量资料的方法论,并研究人口发展本身,人口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人口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它的活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方面发生密切的联系。因此,人口学还包括研究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诸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等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有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生物学、人口生态学等。人口学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使人口学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也使人口学的研究和实践更加密切结合起来。人口学形成一门既包括理论和方法,又包括研究人口和社会、经济、生物、环境诸现象间相互关系等分支学科的社会科学。
人口学特别是人口理论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公开宣战的代表作。马克思、恩格斯在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学和资产阶级人口学的阶级界限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人口学认为,人口现象本质上是社会现象,人口规律是社会规律,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口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在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联系中研究人口。与此相反,资产阶级人口学把人口现象和人口发展过程看作是脱离社会生产方式的独立客体,它脱离社会生产关系和政治经济制度对人口的制约作用研究人口,强调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人口学一方面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人口学的反科学性,另一方面为无产阶级遵循客观规律指导人口发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资产阶级人口学掩盖和抹煞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本质,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当然,资产阶级人口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有分析人口变动的科学方法和原理。在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人口学中反科学部分时,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吸收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