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学研究人口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科学。人口现象是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人口的数量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总数、出生数、死亡数、迁移数以及出生率、死亡率等。对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是剖析人口现象、探索人口规律的基本方法之一。 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研究人口数量、人口变化(如出生、死亡、迁徙)和人口构成(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语言、宗教等)的科学。以研究实际数据、数据关系和调查方法为主,兼以分析人口变动原因及其社会后果。 在加拿大历史上,很少对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基本分析,联邦统计局建立后才开始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工作。从1931年起,每隔10年都有一份人口普查结果分析的专门报告(1951年除外),这项工作主要由大学教师承担。1974年后,加拿大统计署雇用大批人口统计专业人员承担这项工作,不断地向联邦政府和各省区预报人口信息。60年代初,艾伯塔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等部分大学社会学系开始开设人口统计学课程,蒙特利尔大学还成立人口统计学系,毕业生主要受雇于联邦政府或魁北克省政府的有关公共事务部门。常用于对住房、医疗、教育、老龄人护理等社会问题的预测,以及经济规划、生育管理、劳动力市场、社会福利、移民、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等政策性问题的决策管理。加拿大人口统计学学术组织有魁北克人口统计学会和加拿大人口统计学会,加拿大人口统计学者联合会负责协调两个学会的工作。 人口统计学人口统计学是阐明搜集、整理、分析、反映大量人口现象、人口发展过程的数量资料的方法并研究人口发展本身,人口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学科。它是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产生最早并已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人口统计学和人口统计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人口统计以人口统计学为理论指南,人口统计工作实践 (包括方法论和工作经验) 又是人口统计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人口统计所搜集并加工整理过的人口统计资料是研究现实人口问题和认识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离开了这些资料,人口理论的概括则是无本之木。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人口统计学的任务是: 阐明搜集整理和分析人口统计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它说明取得人口统计资料的两种方法——人口变动的日常登记和专门的人口调查。人口调查在人口专门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系统地阐述人口普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人口统计学还科学地阐明反映人口现象的状态、变动及其过程的数量表现的基本指标体系。人口现象的数量表现是通过一定的指标说明的,如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范围内的人口有多少,必须使用人口数这一指标。人口统计指标按其性质划分,有反映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龄、性别、职业、部门等构成) 的静态指标,还有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变动 (如出生、死亡) 和社会变动过程的动态指标。人口统计学还阐明分析人口再生产过程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用假定一代人编制生命表的方法,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以及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 在利用人口统计学的方法论研究人口现象的发展规律时,资产阶级人口统计学常常脱离决定人口现象发生变化的一定社会经济条件,脱离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作纯粹数量的抽象分析。分析的结果在客观上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把人口增长快慢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失业人口的主要根源。 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学在吸收人口统计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指导思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即要摒弃人口统计学中资产阶级对人口现象所作的唯心论的解释和脱离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变动进行的形而上学的分析,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学还要根据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工作的实践,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科学的人口统计原理和方法,使人口统计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