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民大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人民大垸为荆江大堤下段的外垸,以一弓堤隔堤为界,分为上下人民大垸。大垸北与东临荆江大堤,西滨荆江,南为下荆江河曲带,总面积255平方公里,耕地27.6万亩。按蓄洪水位38.5米计,蓄洪容量11.8亿立方米。垸堤上起蛟子洲,经冯家潭东至杨家湾与荆江大堤相接,全长69.3公里。上人民大垸建于1952年,从蛟子渊经茅林口、古长堤、冯家潭,北上在一弓堤接荆江大堤,自成封闭圈。1957年从冯家潭到杨家湾垸堤建成。至此,人民大垸全部形成。垸堤高程低于干堤0.5米。区内建成转移道路4条,长59公里;转移桥19座,总长328.5米。运用程序为:当荆江分洪区蓄水位将超过42米时,提前在无量垸扒口吐洪,同时根据下荆江水位情况,在新厂附近垸堤扒口分洪入人民大垸。设计过洪能力约20000立方米每秒。必要时人民大垸作为过洪道分洪入洪湖蓄洪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