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唐·韩愈伦理命题。《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所谓“定名”,是指仁与义有其固定的具体的内涵,不能任意解释;所谓“虚位”,是说道与德为各学派共同使用的抽象概念,含义并不确定。此命题的提出旨在攘斥佛老,认为佛老背离仁义而谈道德,“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得,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之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原道》)。化欲 张东荪提出的伦理学概念。他认为,人性就是人在文化层以前的原性,是“本能”或“人欲”。人性本身没有善恶,而且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对待人性的态度上,一般有纵欲主义、禁欲主义、节欲主义三种态度,他认为这都不甚妥当:纵欲造成人欲横流,绝欲过分抑塞,成致生病,节欲虽使人欲既不绝灭又不泛滥,但往往把奋发猛进的精神萎缩了。他提出,对人性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化欲”,“好像导河一样,须另辟一块地方使水得注入,而不致决堤”(《人生观ABC》)。“化欲”实际上就是发挥文化、道德的作用引导、改造自己的“原性”,使之与“文化层”一致。“化欲”的方法只有“端赖修养,尤其是我们东方的理学修养”(同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