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今世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今世说笔记。清王晫撰。八卷。晫有《石友赞》已著录。晫终生未仕。然与顺治、康熙二朝士大夫、文学家交游甚广,故得以笔录其言行轶事,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体例记今事,因成是书。内容或述名人德行,或记文学、治鉴等。后俱载小传。文字虽短,描绘生动。评者谓:“辄取片语微事写之,乃转觉其栩栩然,行间字里,幽隐毕现”。为研究清初典章、制度、掌故、文风的资料,有较高价值。鲁迅曾列为几部可读的古籍之一。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铅印本。 今世说八卷。清初王晫(1636—?)撰。王晫初名棐,号木庵,一号丹麓,自号松溪子,浙江杭州人。生好学博览,又喜宾客,犹喜刻书。王晫的著述,始终条贯,斐然成家。著有 《逐生集》十二卷,《霞举堂集》三十五卷,《杂书十种》十卷,《墙东草堂词》及本书。《今世说》在体制上是仿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因为所说都是和他同时的文人名士的故事,所以叫《今世说》。这部书分类上亦从旧目,惟自新,黜免、俭啬、谗险、纰漏,仇隙六类除外。作者虽然只是个生员,但和清顺治、康熙二朝士大夫,文学家交游甚多,积数十年见闻所及,把他们的言行轶事记录下来,每事之末,又略注人物的简历,使大家可以知道许多清初的掌故和文风,颇有参阅价值。文笔亦简洁,所以鲁迅先生把它列为几本可读的古籍之一。王棐同时在书中把自己的事情也写了进去,并写了一些称许标榜自己的话,颇遭讽刺。有《粤雅堂丛书》本,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本。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了全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