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仓廪实,则知礼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仓廪实,则知礼节管仲以及管仲学派关于道德生活受物质生活制约的伦理命题。语出《管子·牧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认为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得不到保障。“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奸);上无量,则民乃妄。”基于这一论断,他们指出:“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一日违也”(《管子·侈靡》),“衣食足,则侵争不生,怨怒无有,上下相亲,兵刃不用矣”(《管子·禁藏》),“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管子·八观》)。这一命题对后世许多思想家产生影响。汉王充在评论孔子去食存信的观点时,就曾引用和发挥了这一命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