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仙梅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公园。为一两层六方小亭,檐牙高啄,玲珑雅致,中间立有仙梅石,记载着仙梅亭的故事。据说,明崇祯年间,推官陶宗礼重修岳阳楼时,掘土掘出方石一块,石板洁白如玉,上面呈现枯梅一枝,共二十四萼,自成纹理,颜色如墨,隆然凸起,若用手摸,则润滑无痕迹,梅与石不可分辩。人们感到奇异,以为仙迹,称之“仙梅”,于是修一小亭,立石其中,以为纪念。现亭台是1977年按原貌重修的,亭高9米,二层二檐木结构,亭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亭旁栽有松、竹、梅“岁寒三友”,与“仙梅”虚实相映,予人以丰富想象。清人花湛露《书仙梅亭》中曾有“坚贞一片不可转,此是江南第一枝”诗句赞美该亭。 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公园,居岳阳楼南侧。主楼辅亭之一。占地面积44平方米。亭高7米,纯木结构,六角形。二层二檐,攒尖顶,檐角高翘,形似荷叶,玲珑素雅。传明崇祯十二年(1639) 重建岳阳楼时,掘出方石一块,上有枯梅一枝,纹理天然,人们视为仙迹,遂筑仙梅堂,立石亭中。清乾隆四十年 (1775) 重建,改称留梅堂,置青石板,临摹梅花图于上。同治六年 (1867) 修葺,改为留仙亭。光绪六年 (1880) 复改为仙梅亭。现亭为1979年重建,1983、2003年整修。亭旁植 “岁寒三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