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stellar evolution |
类别 | 英汉百科知识 |
释义 | 【stellar evolution】 中文:恒星演化论 【释文】:20世纪40年代开始建立的关于恒星发展变化的理论。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际物质形成。在相互吸引力的作用下,稀薄的气体(大部分是氢)首先聚成星际云,其密度、温度和压力在收缩过程中逐渐升高,部分引力势能转化为幅射能,遂形成恒星。当内部温度升高到绝对温度7000000度时,出现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停止收缩,开始一个长期稳定阶段——主星序阶段。恒星内部的氢耗尽即自行坍缩,放出能量使其外部膨胀,演变为红巨星。由于内部密度和温度继续升高,氢聚变为碳。在经过爆发抛出大量物质后,变为密度极大、体积很小的白矮星或中子星。以后温度渐低,停止发光,成为黑矮星,也可能成为黑洞,即坍缩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