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以意为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以意为主

语本刘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尝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他解释说:“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杂乱无章);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后来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文章纲领》中加以征引,把“以意为主”当成了文章的创作法则。古代散文创作中“煮”的重要性,历来受到作家和批评家的重视。梁代萧统虽也提过“以立意为宗”(《文选序》),但偏指论说性文章,“意”的内涵比较狭窄。晚唐杜牧上承范说,进一步提出“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的主张,立说比较全面,并使与“意”相对的“文”的涵义具体化。北宋苏轼还打过比方来说明“作文之要”:“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明事”(转引自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清初王夫之更强调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以意为主”的创作法则的提出,反映了古代作家对散文创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尽管深浅、广狭程度各有不同。所谓“意”,是指作家的主观思想、观点、意图、旨趣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它是人对现实的审美体验、认识、评价和趣味,并构成创作的中心思想和主导方面。作品创作的“意”,是作家对现实的审美感受的提炼和集中,蕴含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它以作家理性认识和判断“志”、“思”为基础,又为事物的规律和社会伦理的“义、理”所制约。“以意为主”的创作法则,从一定意义上强调和突出了“意”在构思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但第一,在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意”往往是同作品的感性内容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有时也可以片言居要,脱颖而出);第二,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作家的审美创造。“以意为主”的提出,与我国古典美学中尚意的倾向性也有密切关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