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利汗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伊利汗国

元朝西北宗藩国。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子旭烈兀所建。又称伊儿汗国。公元1252年,蒙哥遣弟旭烈兀分镇波斯。旭烈兀统兵征伐,又占领波斯周围各地。公元1258年建立汗国。其领土东起阿姆河、印度河,西括小亚细亚各地,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省马腊格)为其都城。公元1279年,忽必烈诏立阿八哈为汗。于是迁都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省大不里士)。此后,伊利汗国诸汗奉元朝皇帝为宗主。第七代汗合赞大力进行改革,制定各种经济制度,奖励学术、科教文化事业,国势颇盛。1316年不赛因嗣位后,权臣专擅国政,内乱迭起,国势削弱。1335年不赛因亡后,内讧加剧。1355年,为钦察汗国札尼别汗所灭。据守报达的蒙古贵族哈散(札剌亦儿氏),曾于1340年自立为汗,1358年由其子兀洼思汗继位,移都桃里寺,史称札剌亦儿朝。14世纪末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