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拉斯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约1466—1536

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教育家、文学家。生于鹿特丹,卒于巴塞尔。1493年入巴黎大学学神学。1510年至1514年任英国剑桥大学神学教授。提倡人文主义教育。1509年发表《愚人颂》,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抨击经院哲学和教会、主教、神父等。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天赋、教导和练习,后二者更为重要。强调学习古典语言和古希腊古罗马重要著作。对自然科学重视不够,这一点对英国有长期影响。要求尊重儿童个性,反对棍棒纪律。他编写的拉丁课本《名物篇》、《对话集》在16至17世纪曾被欧洲各国广泛使用。


伊拉斯谟

见“教育”中的“伊拉斯谟”。

伊拉斯谟

欧洲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约1466年10月26/27日生于鹿特丹一个神甫家庭。4岁进高达初级学校学拉丁文,9岁入代文特圣莱布图教会学校。1484年入塞尔托亨博斯教会学校。1492年受神职为司铎。1495年进巴黎大学深造古典文和神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在巴黎结识了一些人文主义者。后游学各国。1499年在英国结识了托马斯·莫尔等人文主义者。1502~1504年在比利时卢万大学任修辞学教授。1505~1506年编订希腊文版《新约》。1506年到意大利研究古典文献。1509年发表《愚人颂》。1509~1514年,任剑桥大学神学教授兼教希腊文,协助他人将圣保罗学校建成人文主义的中心。1516年发表《希腊语圣经新约批注》。后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顾问。1521年定居瑞士,专事写作。大力提倡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发展,其教育思想源于昆体良。其主要教育著作有《愚人颂》、《论正确的教育方法》、《论少年早期的自由教育》等。1524年写了《论自由意志》并同路德通信,批评路德。1536年7月12日去世。死后其著作被教皇列为“禁书”,本人也被宣布为“异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