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斯兰教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伊斯兰教历

即“回历”。见“阴历”。


伊斯兰教历

见“文化”中的“伊斯兰教历”。


伊斯兰教历

见“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历”。

伊斯兰教历

世界穆斯林通用历法。亦称希吉来历。中国旧称回历或回回历。以太阴运行计算年月,并以迁徙 (希吉来) 那一年阿拉伯太阴年的岁首 (公元622年7月16日) 为该历纪元元年元旦。系太阴历,其计年方法是: 太阴圆缺一次为1月,12个月为1年,单月30日,双月29日,不置闰月,全年共354日。以30年为一周期,其中19年为平年,11年为闰年,于12月末置一闰日,全年355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时48分33.6秒,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年相差一年。每日的开始从日落算起。伊斯兰教历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天文、历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迄今,中国穆斯林推算斋日、朝觐期及宗教节日,都以该历为据。

伊斯兰教历

亦称“希吉莱历”、“回历”、“回回历”。该历是以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由麦加迁至麦地那(阿拉伯语称为“希吉莱”,意为“迁徙”)为纪元,以该年阿拉伯太阴年岁首(即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元年元旦。按太阴计年,系纯阴历。通常用拉丁文AnnoHegirae表示,缩写为A·H,是伊斯兰教进行宗教活动和记载历史事件的历法。其计算方法为:以太阴圆缺一次为一月,约29日12时44分。一年十二个月,共354日8时48分。每日自日落起计算。单月30天,双月29天,不置闰月。伊斯兰教历把一年定为354日,所余8时48分积三年左右多出一日。三十年为一周期,置11个闰日,分别添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的十二月末,带闰日的年份为355日。与回归年相比,伊斯兰教历一年的实际天数约少11日21时1分,故积2.7个回归年相差一月。伊斯兰教历九月(阿拉伯语称“助勒希哲”)为朝觐之日,当月初十为宰牲节,并使用七曜(即日、月、火、水、木、金、土)为纪日的周日法。每周逢日是“主麻”日,为穆斯林“聚礼”日。以“希吉莱”为伊斯兰教历纪年的起算年代,定于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在位期间(即公元634—644)。伊斯兰教历正式传入中国,始自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时称“万年历”。元代郭守敬所撰“授时历”及明代颁行的“大统历”,都曾参照此历,我国回族穆斯林群众进行宗教活动也多参照伊斯兰教历。

伊斯兰教历

伊斯兰教历法。阿拉伯音译为“希吉拉”(意为“迁徙”),故又称“希吉拉历”,中国穆斯林旧称为“旧历”、“回回历”。公元622年9月24日,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被迫由麦加出走麦地那,此次迁徙成为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这一年被确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执政时期,决定这一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纪年开始,即伊斯兰教历岁首或元旦,遂形成伊斯兰教独特历法。该历系太阴历,以太阴圆缺一次为一月,一年12个月,单月30日,双月29日,不置闰月,全年354日。以30年为一周,其中有11个闰年,即闰年年份于12月未置一闰日,全年355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钟,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钟。每日开始自日落时算起。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及节日生活等均以该历为依据。该历对中国从元到清的历法有一定影响。

伊斯兰教历

在中国又称“回历”、“回回历”。其计算方法是:以太阴圆缺1次为1个月,约29日12时44分。1年12个月,共354日8时48分。每日自日落起计算,单月30天,双月29天,不置闰月。伊斯兰教历把1年定为354天,所余8时48分积3年左右多出1日。30年为1周,置11个闰日,分别添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的12月末,带闰日的年份为355日。与回归年相比,伊斯兰教历1年的实际天数约少11日21时1分,故积2.7个回归年相差1个月,积32.6个回归年相差1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