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伐佐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伐佐夫1850~1921保加利亚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在中学时他就爱好文学,写作诗歌。他的早期诗作深受当时流行的感伤主义的影响。他参加了爱国革命运动,并写诗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帕纳久里什台起义者》一诗成为1876年4月起义的进行曲。起义失败后他流亡到罗马尼亚,在那里出版了诗集《旗与琴》(1876)和《保加利亚的悲哀》(1877),表达了人民反抗的决心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揭露了异族统治者对起义的残酷镇压。这两部诗集与《拯救》(1878)组成了描写四月起义的三部曲。在19世纪80年代,他创作了组诗《被遗忘者的史诗》,塑造了一系列民族英雄形象,标志着他爱国主义诗歌的高峰。他还创作了取材于民族解放斗争的《石丘》、《扎果尔卡》(1883)等8部长诗。1894年他在流亡敖德萨时写成了长篇小说《轭下》。小说广泛描写了四月起义前夕保加利亚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以奥格涅诺夫为中心的革命者的群像,表现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气概。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描写细致,语言生动优美,使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19世纪90年代,伐佐夫发表了大量取材于现实的作品,揭露统治者的堕落腐败,对劳动人民寄予同情。他在20世纪初还写了许多反映保加利亚中世纪历史的作品,如长篇小说 《斯维托斯拉夫 ·杰尔杰尔》(1907)、中篇小说 《伊万·亚历山大》(1907)等,具有爱国主义内容。伐佐夫是为保加利亚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诗人,他的许多作品是保加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