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3.养羊业自古就发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3.养羊业自古就发达。

(1)地理环境适宜养羊。甘肃地势高亢,气候干燥,养羊业自古就盛。距今3100年前的玉门市“火烧沟文化”遗址,每座墓葬中的随葬家畜,均以羊为多。M277墓中有随葬羊44只。三国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镇西将军张轨率重兵伐卢水胡,在张掖、镇原县西一带获牛8万头,羊111万只,其它牲畜10万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后, 以甘肃河西为中心的大片北方地区, 养马固然甚多, 羊则更多。
(2)唐时以河西羊肉最佳。唐时甘肃羊已有河西羊、河东羊和蛮羊(今藏羊)之分。孟诜《食疗木草》称:“河西羊最佳,河东羊亦好,若驱至南方,则筋骨劳损, 安能补益人?”
(3)明清时甘肃养羊业进一步兴盛。甘肃藏、蒙、裕固等游牧民族以牛羊肉为食,乳为饮,裘褐为衣,故所养家畜中羊占比例甚大。广大农家亦多兼养羊只,陇东农家羊群大者有三百只。榆中北山地广人稀,养羊多者每户七八百只。兰州地多贫瘠,粮产不丰,唯经商养畜收利较好, 尤以养羊为盛。
(4)明清时兰州绒褐业一家独盛。唐代以前,甘肃所养羊只悉为绵羊。用羊毛纺织的粗毛布称为褐。唐末山羊自西域传入甘肃。山羊粗毛下有细毛, 称为羊绒,毳细柔软,用此纺织之褐,称为绒褐。至明代,兰州绒褐业一家独盛。明《天工开物》称:“故褐之细者,皆出兰州。一曰兰绒”。兰绒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清代,兰州绒褐业极盛,《甘宁青史略》称:“造为织金妆花之丽,五彩闪色之华,……一袍费至万金,一疋价十余两”, 兰绒走俏国内市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