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会同四译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04 会同四译馆

参见23102四夷馆。

会同四译馆

官署名。清代置。掌理各民族语言翻译等事。《清史稿·职官志》: “会同四译馆,满洲稽察大臣2人,提督馆事兼鸿胪寺少卿1人,掌治宾客,谕言语汉大使1人,正教、序班汉2人,朝鲜通事官8人。顺治元年 (公元1644年) 会同、四译分设二馆。会同馆隶礼部,以主客司主事满、汉各1人提督之。四译馆隶翰林院,以太常寺汉少卿1人提督之。分设回回、缅甸、百夷、西番、高昌、西天、八百、暹罗八馆,以译远方朝贡文字。置序班20人,朝鲜通事官6人。十四年,置员外郎品级通事1人,掌会同馆印。乾隆十三年 (公元1748年) 省四译馆入礼部,更名会同四译馆。改八馆为二,曰西域,曰八夷,以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1人摄之。光绪二十九年 (公元1903年) 省。”

会同四译馆

官署名。属礼部。职责是接待属国贡使、翻译远方朝贡文字。清顺治元年 (1644),仿明制设会同、四译二馆。会同馆属礼部,以主客司主事满、汉各1人提督之; 四译馆属翰林院,以太常寺汉少卿1人提督之,下设回回、缅甸、百夷、西番、高昌、西天、八百、暹罗八馆。乾隆十三年(1748),四译馆并入礼部,更名为会同四译馆,而且改八馆为二馆; 西域、百夷,以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1人主之。会同四译馆所设官员还有满稽察大臣2人、汉大使1人、序班2人、通事8人、经承8人。光绪二十九年 (1903),会同四译馆被裁撤。

会同四译馆

清代负责接待少数民族官员和外国使节来访的机关。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初设会同馆,以接待少数民族官员和外国使节,明、清继续设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会同馆与四译馆合并,称“会同四译馆”,由礼部郎中(带鸿胪寺少卿衔)兼理馆内事务,三年更换一次。以下设有大使(负责馆舍)、序班(负责教译)、通事、经承等官职。总管招待来访人员之事务,迎送陪同、安排食宿、进行翻译等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止。

会同四译馆

见“会同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