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伞灯秧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伞灯秧歌民间舞蹈。为适应夜间表演需要,舞队前导持伞形彩灯,内燃以蜡烛,故而得名。持伞灯者称伞头,全队悉听其指挥而变换队形,故又称伞头秧歌。属于地秧歌类。流传在辽宁省铁岭县南部山区。演出时间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三出场,到正月十六结束。舞队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主要角色为伞头、打棒、挎鼓、拉花,简称“伞”、“鼓”、“棒”、“花”。生、旦、净、丑四种行当俱全。传统演出程序分拜庙、拜门子两部分。音乐采用东北地方流行曲牌和小调,如 “句句双”、“孟姜女”、“柳青娘”等;乐队有大鼓、钹、唢呐等。音乐伴奏强弱、快慢等均视伞头速度而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