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伤寒舌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伤寒舌鉴诊法著作。清张登撰。一卷。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名医张璐长子,学术思想受其父影响。认为舌诊为临床简便有效诊断方法,故取《观舌心法》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根据其父医案,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于康熙七年(1668)撰成此书。约二万字。书中详列伤寒观舌之法。分白胎舌、黄胎舌、黑胎舌、灰胎舌、红色舌、紫色舌、霉酱色胎舌、蓝色胎纹舌等八种。末附妊娠伤寒舌。共载一百二十种舌象图。各有总论外,又附图说明,并论述每种舌象经常相兼出现的脉证及诊断意义与治疗方剂。是书为重要的舌诊著作,对舌诊之发展影响颇著。有《张氏医通本》清光绪十一年(1885)扫叶山房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伤寒舌鉴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多有承继。张登认为舌诊为临床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根据其父医案,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于康熙七年(1668)撰成此书。全书共约二万字。书中详列伤寒观舌之法。分为白胎舌、黄胎舌、黑胎舌、灰胎舌、红色胎舌、紫色胎舌、霉酱色胎舌、蓝色胎舌八种,书末附妊娠伤寒舌。全书共载一百二十种舌象图。各有总论,又附图说明,并论述每种舌象经常相兼出现的脉证及诊断意义与治疗方剂。古医学著作往往于诊候之外,兼及辨色聆音,而不及于观舌诊病。其舌白胎滑之说始见于张机的《伤寒论》,但其法陈旧不详,亦未谈及舌胎之区别。杜本的《伤寒金镜录》虽列三十六种舌象图但并不详备,《观舌心法》列三十七种舌象图,然而所述病源芜杂。张登以己之经验,参证《伤寒金镜录》、《观舌心法》二书正其错误,削其繁芜,以成此书。引书为重要的舌诊著作,对舌诊之发展颇有影响。对诊断伤寒证候补益很大。有《张氏医通本》(清光绪十一年),扫叶山房刻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