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清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7 王清任1768—1831

清代医学家。又名全任,字勋臣,河北省玉田人。少年习武,约20岁起学医,行医于北京、河北、辽宁等地。他认识到人体解剖知识对医学的重要性,认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对古代医书中有关人体脏器的描述产生怀疑。30岁时,他毅然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不避污秽,多次到义冢,细致观察病死小儿尸体30余具。曾3次去刑场检视尸体脏器结构。为了验明横膈膜,还解剖动物,加以参证。先后历时42年,终于绘成人体脏腑图,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前人的一些关于人体脏器认识的错误。书中详细描述了左右颈动脉、下腔静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髂总动脉等主要血管,发现了横膈膜、幽门括约肌、胰脏、胆总管等脏器的结构,尤其对横膈膜论述确切无误,正确地区分了胸腔与腹腔。他在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也有新的科学见解。他肯定了人的记忆功能由大脑主宰,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认为耳、眼、鼻、舌的功能都与大脑有关。由于受当时社会情况及观察条件的限制,他对人体脏器的论述也难免有错误之处,但他的解剖实践实为具有突破性的尝试。梁启超说他:“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论者。”

王清任1768~1831Wangqingren

我国清代医学家。又名全任,字勋臣,生于直隶 (今河北省)玉田县鸦洪桥河东村。20岁左右就开始学医,开设药铺“知堂”。他主要活动于滦州(今河北省唐山市)、奉天(今沈阳)等地。他在行医过程中,十分重视人体解剖和器官的功能,认为了解人体脏腑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医疗非常重要,提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发现古书关于人体的记载存在许多矛盾和错误,他认为这都是由于缺少解剖实践所致。为了弄清人体内部结构,他冲破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和各种顽固势力的阻挠,常到疫病暴死者的乱葬墓地和刑场解剖死尸,观察内脏的位置和结构。他还注意把小儿尸体与成人尸体、人的内脏与动物的内脏进行对照比较。他经过40多年的观察,绘制了 “亲见改正脏腑图”25幅,引古人脏腑图12幅,连同自己的医学见解,写成《医林改错》一书,于道光5年(1825年)刊行。该书订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对人体脏器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他指出肺外并无透窍,亦无行气的二十四孔,正确地区分了胸腔与腹腔及各自所含器官。他根据实际观察,详细描述了颈动脉、主动脉、肱动脉和肾动脉,并发现了幽门括约肌和胆总管等,且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虽然书中的看法还有一些错误,但他敢于冲破前人旧说的革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医学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王清任1768—1831

清著名医学家。直隶玉田(今河北省玉田)人。字勋臣。曾为武庠生,后捐资得千总衔。20岁左右开始学医,后在北京城内行医,开设知一堂药铺。精通医术,名噪京师。他认为古人有关脏腑的论述及所绘之图,自相矛盾,因此力图更正脏腑旧论。30岁时,他亲自到滦州稻地镇 (今河北唐山一带)观察疫死小儿尸体30余具。此后又在辽阳、北京等地观察刑余犯人尸体的内脏器官。为弄清“膈膜”一物,他又于道光九年(1829)走访了曾镇守哈密的领兵恒敬。王清任先后历42年,终将所了解到的人体内脏绘成图形,连同其他有关论述,一并写成《医林改错》(1830) 2卷。该书纠正了前人关于脏腑的某些错误论述,也确有一些新的发现。如关于主要动静脉的位置、形态和分布等。他认为,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耳、目、鼻、舌等的功能,都与脑有关。他还否定了前人所谓天花系胎毒所致的说法。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的记述也有一些错误。后世对其《医林改错》毁誉参半,对其脏腑解剖之说遵行者少,而对其气血理论崇信者多。他认为血瘀与气虚密切相关,“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他依据气有虚实,血有亏瘀的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总结60多种气虚症,50多种血瘀症。在治疗方面主张补气与活血逐瘀相结合,创立了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10余首方剂,至今仍为临床上所常用。

王清任1768—1831Wangqingren

中国清代医学家。字勋臣,又名金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和世俗的偏见, 对一百多个因瘟疫而死的小儿尸体和刑事犯的尸体进行了解剖研究, 在解剖和气血理论上提出了独到见解。他在心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进一步发展了 “脑髓说”。
王清任以人体内脏和心血管的解剖为依据, 否定了心脏具有所谓“生灵机,贮记忆”的心理机能,他还以大脑及其相关的五官、肢体的解剖为依据,并通过对于病人的观察,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心理活动的 “脑髓说”。第一,提出了“灵机记忆在脑而不在心”的观点;第二,指出了脑髓生长与智力发展的联系;第三,论述了脑的病理生理与心理障碍;第四,根据对中风病人口眼歪斜症状的观察,提出了大脑两半球支配四肢活动的设想,即左半球管制右半边身体,右半球管制左半边身体。在王清任之前,明代的李时珍、金正希,清代的汪庵、刘智等均从不同角度论述过大脑的功能,但王清任是通过自己的解剖和临床实践而得出来的结论,从而更加具体而丰富。这些结论都反映在《医林改错》一书中。

王清任

中医学家。河北省玉田县人。1768年生。1830年编著《医林改错》。全书共两卷,一卷论述脏腑解剖和3首活血化瘀方剂的应用,二卷论述半身不遂、瘫痿等证治。全书共收载了王氏自制或改制古方而成的32首活血化瘀方剂及临床使用的经验。1831年去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6: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