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伯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伯乐中国春秋时代著名畜牧兽医专家。姓孙名阳, 号伯乐。一说因封伯乐将军而得名。生卒年代不详。秦国人, 曾为秦穆公 《公元前659~前621)臣。以善于选取良马、善治马病而驰名。《庄子》“马蹄篇” 认为 “烧、剔、刻、雒,仅落四下”始自伯乐。烧指烧烙治马病和在马体上打火印;剔指剔除鬃鬣和梳刷马体; 刻指削刻蹄甲或修蹄;雒指维络,即加笼头、口勒。这些方法在西周以前已有部分施行,至伯乐时则更趋完善。后世的《伯乐针经》、《孙阳集》、《伯乐遗书》、《伯乐新书》、《伯乐明堂论》、《伯乐画烙图歌》、《伯乐相马经》等,均系后世人托名之作。 伯乐姓孙名阳(又说姓孙阳),字伯乐。春秋时代秦穆公时人。中国古代著名相马专家。后世不少兽医书籍托名为伯乐著作。 伯乐传说古时善相马者。1.秦穆公之臣。曾荐九方堙为穆公相马。一说即孙阳,称孙阳伯乐。2.春秋末赵简子之臣郵无恤(恤或作正),字子良,号伯乐,又称王良,善御马、相马。 伯乐中国春秋时期的相马者。姓孙名阳,号伯乐。另一说,因封“伯乐监军少宰”而得名。生卒年代不详。为秦穆公(公元前659~前621)时人,以善相马、整治调教和善治马病而驰名于世。后世有《伯乐针位》、《伯乐相马经》等署名伯乐的畜牧兽医书,均系后人托名之作。 伯乐《楚辞》屈原《九章·怀沙》:“伯乐既没,骥焉程兮?”后汉·王逸注:“孙阳,伯乐姓名。”《庄子·马蹄》:“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释文:“伯乐,姓孙,名阳,善驭马。”后以此典指善相马者;泛指技艺高超的人或善于鉴识人才的人。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伯乐,则千载无一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晋·孙楚《荐傅长虞笺》:“楚闻骐骥不遗能于伯乐,良宝不藏耀于卞和。” 伯乐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秦人,姓孙名阳,或称孙阳伯乐。以善相马著称。曾荐九方皋(或作九方堙)为穆公相马。认为相千里马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淮南子·道应》)。 伯乐❶相传为古相马家。本名孙阳,春秋时宋人。今成武县(古属宋国)有伯乐村。伯乐,本为天星名,掌天马。孙阳善识马,人称伯乐。他曾推荐方九堙为秦穆公相马。他认为,相千里马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著有《相马经》,早佚。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相马经》帛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