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伯尔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伯尔纳1786—1837Borne德国作家。出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犹太银行家,被强制住在犹太人居住区。伯尔纳在屈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在大学时学习医学和政治学。1814年全欧封建势力复辟,他离职成为自由作家。1818至1821年主持出版《天平报》,因反对梅特涅遭到禁止。1819年编辑《自由城市法兰克福报》,因触犯书报检查条例而停刊。1822年,反动当局称他蛊惑人心,他被迫流亡到巴黎。这个时期,他主要为报刊撰写政论,特别是一些“通告”和批评德国政府的文章,表明了他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抨击了德国封建势力和反动统治阶级。1824年,他回到德国任新闻记者。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他又来到巴黎,成为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在法国的代言人,也被“青年德意志派”奉为领袖。他这时的主要著作是《巴黎信札》和《巴黎新信札》,这些信札报道了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情况,同时结合德国的现实进行评论和抨击,这里也反映出他小资产阶级的偏激性和自由主义立场。去世前几个月他完成长篇政论《吞噬法国人者门策尔》,区别了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反动的民族主义的界限,热诚主张民族间友好相处。伯尔纳还是一个很有创见的戏剧评论家,他的剧评范围很广,主张建立现实主义的政治戏剧,把舞台作为培养进步的民族感情的学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