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应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51 何应钦1890—1987军事家,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贵州兴义人,字敬之。1908年,被派赴日本留学,初入振武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九期学习,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任江苏陆军第一师步兵营营长。二次革命失败后,1913年再渡日完成学业,毕业于士官学校第十一期。后任黔军团、旅长、贵州讲武堂校长、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为贵州新派骨干之一。1920年新派失败,出亡广州、上海间。1924年6月,再赴广州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少将总教官、教导第一团团长。在第一次东征棉湖之役中,督队冲锋,转败为胜、保护蒋介石脱险,深得蒋信任,连升旅、师、军长。积极参与策划“中山舰事件”。北伐战争时,任第一军军长,东路军总指挥,在闽、浙两省作战。参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于蒋桂战争及蒋阎冯战争中,助蒋击败反对势力。1930年起任国民党军政部长达14年之久。兼任南昌行营主任、前敌总司令时,曾指挥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均惨败。于兼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时,在长城抗战失败后,与侵华日军签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勾结日军夹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又签《何梅协定》。西安事变发生后,力主武力解决。1941年,在蒋介石指挥下与白崇禧策动“皖南事变”,严重危害抗战事业。1944年改任同盟国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指挥所部反击日军,收复桂林、柳州等地。抗战胜利后,积极推行内战政策,历任国防部长、行政院长。与李宗仁共同拒绝中共提出的和平条件。1949年8月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87年10月21日在台北病故。 何应钦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陆军一级上将。1890年4月生,1987年病逝。1909年、1913年两次赴日本学习军事。1910年加入同盟会。1925年参加东征。1927年参与四一二政变。从1930年起,任国民党军政部长14年。1935年与日本达成卖国的“何梅协定”。1938年任参谋总长。1944年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推行内战政策。1948年任国防部长。1949年3月任行政院院长,8月败逃台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