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何香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何香凝1878-1972

原名湅,又名瑞湅。广东南海人。国民党革命派代表人物,现代著名画家。1903年去日本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学习,1905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以后,积极参加讨伐袁世凯和护法运动。1924年坚决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拥护孙中山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坚决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赞成国共合作。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兼管广东省妇女运动工作。蒋介石叛变革命,她极为愤慨,表示决不与独夫民贼为伍,毅然辞去国民党政府一切职务,进行反蒋斗争。1929年移居国外。“九·一八”事变后,于1931年12月回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从事抗日民主运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同宋庆龄联名通电,严厉斥责蒋介石反共阴谋。1947年与李济深等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主席等职务。著有《何香凝诗画集》。

何香凝1879—1972

原名谏,又名瑞谏,广东南海人。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现代画家。廖仲恺夫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后坚决支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职。擅画,所作山水、花卉,笔致圆浑质朴.能诗。有《何香凝诗画集》。

何香凝1878—1972

中国著名的女政治活动家、革命家、现代画家。妇女运动的先驱,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她是廖仲恺的夫人,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国民党革命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中国共产党最真挚的朋友。广东省南海人。原名𫎘,又名瑞𫎘。1903年入日本东京目白女子大学,1905年在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为推翻清王朝统治而尽心竭力。1908年到1911年曾入日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绘画。辛亥革命后,她积极参加讨袁护法运动。1924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纲领、改组国民党,主张同共产党合作。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妇女部长。孙中山逝世后,她面对国民党右派对廖仲恺先生的枪杀,毫无畏惧,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她毅然同蒋绝裂,辞去国民党政府一切职务,流亡国外,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她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5年她将自己穿过曾覆盖在廖仲恺先生灵枢上的一件衣裙题诗送给蒋介石,以“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的诗句谴责蒋的卖国投降行为。在抗日战争中,她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严厉谴责蒋介石反共行径。抗战胜利后,主张国内和平,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于1947年同李济深等人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9月赴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职。为创建新中国,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她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爱国者、政治活动家,还是一位画家。她擅作山水、花卉,其笔致圆浑、质朴,并能赋诗。其诗画如其人。

何香凝

中国女革命家。1878年6月27日生。1903年赴日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筹备和后援工作。1924年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妇女部部长。1926年1月继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妇女部部长。1929年辞去国民党一切职务定居巴黎。1931年回国参加抗战。194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1949年9月由香港回国参加新政协。10月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后连任第2届、第3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2届、第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6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60年任主席。1972年9月1日逝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3:19:24